8月27日,证监会“四箭齐发”——减半征收印花税、规范股份减持、收紧IPO、降低融资保证金,其中规范股份减持是最重要的“一箭”。
A股市场之所以长期低迷,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错位。“供”的方面筹码不断加码,“需”的方面资金不断抽水,而筹码又来自两大部分:新股发行(包括IPO和增发)和老股(原始股)减持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低成本老股减持。
2005年至2007年历时两年的股权分置改革,其宗旨就是为了解决低成本老股减持对市场的冲击,即所谓“大小非”(主要是国家股和法人股)解禁后如何流通的问题。当时的做法是暂不流通的“大小非”给流通股东送股(一般为10送3),然后锁定一段时间便成了流通股。正是这场波澜壮阔的股权分置改革,将A股推上了6000点高位。
然而,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,“大小非”之后又有了“大小限”,即所谓“限售股”解禁。鉴于2005年至2007年A股总共有1000来家上市公司,“大小非”数量有限,而且很大一部分国有股说是流通股,其实并不上市流通。而今A股已超过5200家,“大小限”比当年的“大小非”队伍更加庞大,汹涌的减持潮对市场冲击更大。须知按照规定,首发上市的流通股仅占25%(总股本4亿元以上占10%),1~3年后至少还有30%-40%的低成本“大小限”虎视眈眈地要争相套现!当年“大小非”解禁是1元钱对几元钱,而今的“大小限”则是几元钱的成本,面对几十元、乃至上百元的巨大诱惑,其中尤以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公司为甚,而且随着每年数百家新股上市,浩浩荡荡的“大小限”似无穷尽。
这次证监会从三个维度对股份减持予以规范,即上市公司存在破发、破净,或最近三年未现金分红、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%的,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,同时从严控制其他股东的减持总量。 这一新政值得肯定。破发不得减持,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溢价发行;破净不得减持,则可以鼓励大股东更好地关心股价和活跃市场;分红低于盈利30%不得减持,在加强对投资者回报的同时,是不是也意味着亏损公司的“大小限”不得减持,这一来,所谓全面注册制下亏损企业也可以上市,兴许就成了镜花水月!
有关数据显示,根据证监会这三个维度,目前“破发”“破净”和分红不达标,从而不能减持股份的有2400来家,差不多占到A股上市公司的一半。上市后不破发,不破净,公司盈利30%分给股东,这本是一个正常市场的基本要求,现在居然有一半公司都做不到!人们不禁要问,这是如何造成的?这样的股市生态该如何改变?
在笔者看来,我们的新政、新规发了很多,可执行却没有到位。
举一个例子。8月27日,证监会关于规范股份减持的规定刚刚发布,8月28日,就有一家上市公司顶风作案。
东方时尚8月30日公告称,接到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东方投资”)通知,对方在28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公司股份340万股。以当日收盘价6.94元/股计算,东方投资套现2.36亿元。
东方时尚属于“破发”公司,按减持当日收盘价6.94元,复权后为 12.26 元,而其发行价为16.40元,按新规大股东不得减持。对此,上交所发了监管函,可东方时尚的回答是,“主要系投资公司对相关要求理解不准确,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快购回已减持的340万股。”
“不理解”“不准确”“不知情”“不懂新规”,就这样成了违规减持的理由。承诺“尽快购回”,截至本周五收盘价6.40元,而其减持价为6.94元,这一进一出不是高卖低买,还有得赚,如果过几天股价再低些,岂不是赚得更多?
就是这样一家公司,2016年上市时大股东占比约65%,通过不断减持,目前占比为21.8%,减持40%多,套现达10-20亿元。在大股东赚得钵满盆满的同时,买进这只股票的小股民呢,从50多元跌至6元多(复权11元多),绝大部分都是套牢盘!
这就是A股的生态:少数人暴富,多数人亏钱!
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得从“入口”即一级市场着手。是的,一级市场也要市场化,不能回到23倍市盈率的老路上去,这个市场化就是比照二级市场行业市盈率。仅以今年发行的新股为例,创业板发行市盈率45倍,行业平均市盈率29倍,发行高出市场55%;科创板发行市盈率83倍,行业平均市盈率36倍,发行高出市场130%。须知二级市场才是真正的大众市场,凭什么一家公司刚上市要如此奇货可居?
另一方面则要提高违规成本,像东方时尚那样昨天刚颁布新规今天就顶风作案,一句“不理解”就完事,岂不把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,把几亿人的资本市场视为儿戏!